
隨著采摘工作的結束,藤椒管理工作進入管理關鍵時期,在8-10月應作好樁頭清理、收老和病蟲防治、除草、調枝、施肥等重點工作,提出如下建議:
一、清樁工作:
2021年采摘下枝工作情況復雜,因推行計件下枝,致使下枝工有搶進度、圖數量,存在留樁過多、直立樁和交叉樁、重疊樁沒有去除的問題,也有無果樹沒及時下枝的,在采摘結束后,應組織人員立即進行調整和清理。
技術要求:對留樁過多的樁頭進行清理,疏除交叉樁、重疊樁、直立樁、衰老樁,每株樹保留樁頭約10-20個左右,具體留樁個數以基礎枝條個數而定。在清理樁頭時尤其要對腳籠枝進行清理。
二、收老工作:
清樁結束后,應根據天氣狀況進行收老結合秋季病蟲防治,一切以收老為重心。因收老技術性較強,要求按枝條長度進行。
1、收老技術:噴施收老藥一定要仔細周到,樹冠內外要噴灑均勻,噴藥時要噴以葉背為主,以樹冠內外葉片均有滴水為宜。噴藥時,先下后上,先內后外。
2、噴施時間:第一次噴施時,在枝條0.25-0.3米左右時進行; 第二次噴施時,枝條0.6-0.8米左右時;第三次(0.9-1.2米左右);在雨水較多或枝條老熟程度不夠時可進行第四次收老。對基地采收修剪較早的樹,枝條目前已達到1米以上的樹,可加大用藥濃度,進行強制收老。
3、收老用藥:可使用用國光公司的收老套餐和臺沃新秀公司的“椒保”套餐。該套餐根據使用時間進行了復配,可達到收老和蚜螨銹的綜合防治。
三、除草工作:
由于近期雨水充沛,采摘下枝后雜草瘋長,在突出以收老工作為主的情況下,進行雜草和地埂、地邊雜灌木的清除工作。
(一)清除對象:影響藤椒生長的地邊地埂的雜灌木以及地內的蒿子、野莧菜、蒼耳、鬼針、龍葵等惡性雜草。
1、機械割草:地埂、地邊和地內的枸樹馬桑等雜灌木用割草機進行機械割除,配合進行使用草苷磷進行化學除草。
2、化除方法:地內雜草用草胺膦進行化學除草,草胺磷的使用濃度應控制在每背水100毫升以內,嚴禁以突出除草效果而提高使用濃度,導致除草成本的增加。
加大現場監管,不要將除草劑噴在藤椒葉上。同時要求工人在進行化學除草時帶一根棍子,對小樹窩盤內的草,用棍子壓倒后再噴藥。
嚴禁在旱地內使用草苷磷,草苷磷在旱地內殘效期可長達三年以上,使用后可導致樹木衰弱死亡。
3、對于地埂和空地的深草,也可采用機械和人工割除。
(二)、除草時間:從7月下旬或8月上旬進行。
四、調枝工作:
1、原則: “除強、去弱留中庸”。疏除“腳籠枝、下垂枝、細弱枝、過密枝、交叉枝、過強過長枝、病蟲枝”,使枝條均勻合理分布,保證結果母枝正常健壯生長和花芽正常分化。
2、要求:調枝操作順序為“腳籠枝—下垂枝一細弱枝一交叉枝一過密枝”,分枝調整,先下后上,先小后大,先弱后強。達到“透得過光,吹得過風,均勻擺布,稀密有度”。
3、留枝數量:針對我地的實際情況,建議2年生樹保留生長正常、健壯的結果母枝20枝左右,3年生樹枝條保留30-50枝,4年生以上樹枝條保留50-80枝左右。
4、處理時間:此項工作建議在第一次收老后的8月下旬開始進行。
五、蚧殼蟲防治:
蚧殼蟲的防治要注意;蚧殼蟲成蟲表面附有一層絨毛和蠟質,藥物很難滲入蟲體,在使用內吸作用較強的藥物時,也必須依靠藥物滲入植物體內而被蚧殼蟲吸食后產生作用,達到殺蟲效果。不管什么藥物直接噴在蚧殼蟲體上,作用很不明顯或根本起不到殺蟲效果。而蚧殼蟲藥物最佳防治時期是在產卵和若蟲期,時間大約在5-6月,以及秋季的9月。
1、防治用藥:宇農一號20g+老介50g+一點透10g、一點透+掃甲黑、一點透+老蚧兌水20kg均勻噴霧或涂抹。
2、防治方法:對于主干發生較多,成蟲已覆滿主干50%以上的,建議先用毛刷刷除干凈后,用上述藥水進行涂刷,其它的進行全地塊噴霧,噴霧重點在于主干和一級分枝,間隔5-7天后進行第二次防治。
六、施肥
(一)植物生長五大條件
植物生長需要光線、溫度、肥料、空氣、水分五大條件,只有滿足了這五大條件,植物才能健壯生長。
(二)施肥五大知識
1、所需元素同等重要
2、養分的木桶效應
3、報酬遞減律
4、養分歸還學說
5、不可替代律
(三)施肥三大階段
1、幼樹期
需肥特點:重氮輕磷鉀
施肥目的:幼樹需要擴大樹冠、擴充根系,而氮正好可以促進樹冠和根系發展,為開花結果打好基礎。
2、結果初期
需肥特點:重磷輕氮鉀
施肥目的:等到幼樹開始結果,需要偏重下磷肥促進花芽分化,同時也要及時補充氮肥,增強樹冠,保果、壯果。
3、盛果期
需肥特點:氮磷鉀配合,鉀需求量更大
施肥目的:盛果樹施肥就需要氮磷鉀并重,合理施肥,以確保能夠連續豐產、穩產。
【來源:三臺藤椒謝劍新】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469194369@qq.com
